【苏言道】据档案记载,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虽有人认为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眼镜,但眼镜究竟是从中国传至国外,还是由国外传至中国仍不能定论。我国关于眼镜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明朝中期,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
眼镜的趣味历史和西安光明眼镜的故事-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http://www.suzaoban.com/?a=show&c=index&id=3736
据档案记载,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虽有人认为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眼镜,但眼镜究竟是从中国传至国外,还是由国外传至中国仍不能定论。
我国关于眼镜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明朝中期,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ài dài)也。”这时的叆叇即眼镜最初的叫法。我国早期眼镜的图像及实物资料存世不多,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画有一老者戴着眼镜。
1793年英国派往中国的马嘎尔尼使团中的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笔下的“穿便装的官员”,在介绍中国的文字中写道:“中国人戴的眼镜要比西方人的眼镜大得多,它们是用水晶制成的,玻璃的在中国还没有发明。”
清代的《阅世编》中详细记述了当时眼镜价格的变化:“眼镜,余幼时偶见高年者用之,亦不知其价,后闻制自西洋者最佳,每副值银四、五两,以玻璃为质,象皮为干,非大有力者不能致也。顺治以后,其价渐贱,每副值银不过五、六钱。近来苏、杭人多制造之,遍地贩卖,人人可得,每副值银最贵者不过七、八分,甚而四、五分,直有二、三分一副者,皆堪明目,一般用也。惟西洋有一种质厚于皮,能使近视者秋毫皆晰,每副尚值银价二两,若远视而年高者带之则反不明,市间尚未有贩卖者,恐再更几年,此地巧工亦多能制,价亦日贱耳。”可以看出最初眼镜的价格甚高,非一般人可以使用,但随着眼镜国产化率的持续提升,价格也随之下降,眼镜也由此进入寻常百姓家。
眼镜成为专门的商品在市面上广泛销售是在清康熙年间,那时眼镜的制作销售在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广州等地蓬勃发展,然而中国眼镜制造实际上发源于苏州。明代崇祯初年(1628年),苏州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技师名叫孙云球,他从小勤奋好学,不仅精心研制出架在眼镜架上的镜,还研制了镜片研磨机器——牵陀车。这种牵陀车,用脚踏转动,采用矿石砂、白泥、砖灰等作研磨剂或抛光材料,把天然水晶石磨出镜片再磨成凸凹透镜,以适应眼屈光的需要,是中国最早的磨片技术。同时他又掌握了验光技术,按照人的年龄和不同的视力研制出老花、近视、远视等品种以及各种光度的镜片,并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用以验目配境,以适应各人视力的需要,这是我国自主验光配镜的开始。后来,孙云球又发明研制了不同用途的光学镜头,有百花镜、鸳鸯镜、放大镜、多面镜、幻容镜等数十种之多。
清嘉庆年间,眼镜普及,张子秋在《续都门竹枝词》写道:“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有趣的是,清代眼镜的深浅标度是根据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来划分的,这在清史料笔记李光庭所著的《乡言解颐》中有记载。
虽在清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出现专门生产眼镜的手工作坊,使眼镜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那时有个有趣的现象是社会上有不少眼镜的排斥派,乾隆皇帝就是代表,这从他留下的诗句中就可知。
首先他对于眼镜的功效是非常清楚的,“能助目昏备……老年所必须,佩察秋毫细”,然而这首诗的后句便是“然我厌其为,至今未一试”,写这首诗的时候乾隆已经65岁了,虽眼神不好,却坚持不用眼镜。
乾隆为什么如此厌恶眼镜呢?一是因为材料,他认为西洋的玻璃眼镜对身体有所损害,不如传统的水晶镜片:“玻璃云害眼,水晶则无弊”“玻璃者过燥,水晶温其性”;二是因为习惯佩戴之后,就难以摆脱,人为物役“眼镜不见古,来自西洋径……一用不可舍,舍则如瞀定”,这时他已经70岁了,到了88岁,乾隆依旧守着倔强,“古希过十还增八,眼镜人人献百方,借物为明非善策,蝇头弗见究何妨”,意思就是看不见就看不见吧,我就是不戴眼镜。
不过,这样的反对是无济于事的,在文人和官员的群体以及后来在大众群体之中,眼镜已经逐渐成了一种实用又时尚的物品。从康雍时期开始,人们佩戴眼镜变得非常普遍,嘉庆、道光时期,文人和官员中流行在身上佩戴眼镜盒,可见眼镜在个人用品中的重要性。
眼镜的趣味历史和西安光明眼镜的故事-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据档案记载,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虽有人认为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眼镜,但眼镜究竟是从中国传至国外,还是由国外传至中国仍不能定论。我国关于眼镜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明朝中期,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
http://www.suzaoban.com/?a=show&c=index&id=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