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阁-《旗帜》杂志社总部,中国领导人接见和宴请外宾的场所-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http://www.suzaoban.com/?a=show&c=index&id=3384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紫光阁虽然不是饭店,没有地沟油,但还真搞过一个规模空前的饭局?
What?
紫光阁,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南海内,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原为四方平台,后废台改建为阁,现为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机关刊《旗帜》杂志社总部,中国领导人接见和宴请外宾的场所。
紫光阁的建筑形式为上下两层的楼阁,前设5间,后设7间,通高18米,总占地面积达431.17平方米,屋顶为庑殿顶,覆绿琉璃黄筒边瓦,旧时用于皇帝接见藩邦和外国使节,陈设功臣画像等。
话说紫光阁,最初是明朝时候明武宗朱厚照骑马练箭的地方,对对,就是《锦绣未央》《楚乔传》里那种皇子们骑射的小场所,那时紫光阁的名字还很低调,叫“平台”。
后来到了清朝,紫光阁渐渐成为了专供皇帝阅射和殿试武举之所。光阴倏忽流逝,经历了岁月沧桑的阁楼也日显破败了,一向喜欢大红大紫的乾隆帝看不下去,决定给它重修美美,方才拨了款、签了字,将紫光阁修葺一新,老阁楼由是登时美轮美奂、流光溢彩起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座阁楼,也还依然遗存着几分当年盛世的气韵。
那时,各种建筑修建得都比较精,也比较慢,紫光阁的修缮完成,是在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了。既花钱修了,总不能摆那儿空着吧?不能卖票当旅游景点赚钞票的时代,乾隆帝只好灵机一动,给它找个了用处。皇帝下旨,将平定准噶尔部和新疆的百名有功之臣的画像皆张悬于紫光阁的四壁。
清代最大的边患莫过于西域准噶尔部之乱,其首领噶尔丹与沙俄勾结以伊犁为中心,攻略喀尔喀蒙古,袭击青海、西藏,侵扰哈萨克、布鲁特,准噶尔部之乱先后历时70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动用举国之力并多次亲征才予以剿灭,之后,新疆南部的大小和卓又揭竿而起,在天山南北进行武装叛乱,清政府又动用重兵历时二年作战才平息。
终于经历了数十年苦战,清军才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回部霍集占的叛乱,一直打到了伊犁河谷,收复了领土将近180万平方公里。
嗯,这下动工的钱就不算白花啦。不但修了阁楼,增了皇家门面,还能让功臣们感怀君上的惦念,笼络人心,妥妥的。
好了,这场饭局也拉开序幕了!
时间:乾隆二十六年(1762年)正月
地点:紫光阁
饭局组织者:弘历
饭局参加者:满洲蒙古王公、文武大臣、西征将士百余人
饭局主题:庆功宴
饭局菜单:满汉全席
那是怎样一番光景呢?可有《甄嬛传》里胧月摔镯子的宴会那样华丽?当日,天高云淡,素树盈春,前有至尊者们举杯畅饮,中有文武百官列坐成席,后有无数侍卫等宫人浩浩荡荡各司其职,着实是天家气象、恢弘霸气!
对了,肯定没用地沟油!
每逢遇到这样的喜庆事儿,咱乾隆爷都爱整点儿笔墨上的风雅事儿记录流传一下下。这盛宴又怎能例外?乾隆帝略一思索,叫了个宫廷画师,让其当场将这宴饮的盛况画下来。
画师?难不成是新《还珠格格》里的西洋画师班杰明?非也,实是一个“北京土著”画家,姚文瀚。这位姚画家不但精通传统古典画法,还与时俱进地学习了很多西洋新潮画技,所以这样领导跟前儿“露脸”的事儿怎能不好好把握、炫一下技术?姚画家现场来个中西合璧,将紫光阁处的建筑融入了西洋的画法,画风典重高雅,端丽肃穆,整个儿绢画纵45.7厘米、横486.5厘米,堪称伟作。
这幅画的名字,叫作《紫光阁赐宴图卷》,现收藏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紫光阁虽然不是饭店,没有地沟油,但还真搞过一个规模空前的饭局?What?紫光阁,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南海内,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原为四方平台,后废台改建为阁,现为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机关刊《旗帜》杂志社总部,中国领导人接见和宴请外宾的场所。 紫光阁的建筑形式为上下两层的楼阁,前设5间,后设7间,通高18米,总占地面积达431.17
http://www.suzaoban.com/?a=show&c=index&id=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