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苏造甄选
杂谈问道
苏造办宝
图胜千言
华语祥影
喆饭ZheFood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不被新冠认定的超额死亡,正在施压殡仪馆

日期:2022-12-28 人气:1481

【苏言道】今天下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问的总台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原央视英语国际频道)记者首次触及了一个在社交平台上早就引发讨论的话题,那就是“新冠死亡判断标准”。市民在北京西城区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排队就诊这名记者问,“从近期公布的新闻来看,新冠死亡病例较少,但是我们看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于新冠死亡问题的讨论,甚至提到
不被新冠认定的超额死亡,正在施压殡仪馆-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http://www.suzaoban.com/?a=show&c=index&id=2726

今天下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问的总台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原央视英语国际频道)记者首次触及了一个在社交平台上早就引发讨论的话题,那就是“新冠死亡判断标准”。

市民在北京西城区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排队就诊

这名记者问,“从近期公布的新闻来看,新冠死亡病例较少,但是我们看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于新冠死亡问题的讨论,甚至提到殡仪馆在超负荷工作,请问现在新冠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给出的答案是“因基础病导致的死亡,就不把它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正是这一颠覆了过往大家过往认知的回答,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并认为专家这是“信口开河”。

毕竟,诚如网友所言,按照王专家的逻辑,“因为新冠导致的病情加重而死亡,却不是新冠的事”,任谁都无法想象这样的说辞出自专家之口。

要知道,无论是此前上海通报死亡个例时突出强调基础病,还是国际通行惯例,对这部分死亡群体的认定一直还是新冠,这也是为何有些国家的死亡人数一直被拿来比对,而这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死于新冠的认定标准,缺乏统一标准的客观现实面前,单纯统计死亡率或者死亡人数,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对于“新冠死亡的判断标准”也绝非王专家自己的理解,据他透露,这是“卫健委最近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的结果,而且“印发了相应通知”统一认知,具体来说就是,“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而因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说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等这些疾病导致的死亡,就不把它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当然,对于新冠死亡的判断标准,每个人和机构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在缺乏国际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哪怕是很多人存在不同看法但也左右不了统计口径,因此,标准争议并非我们关注的焦点,央视记者提及的“殡仪馆超负荷”才是。

抛开王专家对于新冠死亡标准的盖棺定论,更值得关注的自然是他并没有否认记者问及的“殡仪馆在超负荷工作”,而是强调对于“新冠死亡标准”的认定。顺着这个逻辑往下捋,似乎等于默认了“死亡人数增多”以及“殡仪馆超负荷”这个现实,分歧仅在于是不是死于新冠。

那么,如今各地的殡仪馆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况?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这个行业并没有公布每日工作量的传统,自然不能掌握精准数字,但透过社交平台上的一些影像画面以及网友、从业人员的描述,还是能以管窥豹。

一名坐标“北京”的龙小姐12月19日深夜在社交平台上写道,“从室友那儿听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同事家里老人感染新冠,抵抗力弱,直接进肺,不幸去世了。救护车来的时候说‘不拉死人’;打电话给殡仪馆,殡仪馆说运力不足,21日以后才能来运。”

她感慨说,“任何抽象的理念立场都没办法保护住所有具体的人”,“问殡仪馆为什么运力不足,猜测可能是放开造成了一波死亡高峰。”

一名坐标“江苏”的网友12月20日说,“今日外婆因感染新冠去世,殡仪馆说运力不足,只能直接火化。”而她自己正发高烧也确诊了,不能第一时间飞回去见外婆最后一面。她说,“感觉灵魂被抽走了,人这样活着是为了什么。”

有IP显示北京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称,“现在太平间没位置,都得直接拉火葬场,托人都进不去,火葬场也要托人才能排上队。”

无独有偶,一名同样身处北京的财经博主也讲述了“一名比他大十几岁的领导的父亲去世遭遇”,这名老人并非死于新冠,但家属说120拉到殡仪馆拒收,120要把人放在门口就走,结果家属急了,使用了非常规手段120才开进去。

虽然并没有说到底是“怎样的非常规手段”,但他提及这让殡仪馆很不满意,工作人员和120大吵一架,最终达成处理意见是“轮流等待冰冻火化”。

目前,社交平台上可见的太平间或殡仪馆镜头还有天津、沈阳等地画面。在社交平台上,一名河北永清县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曾统计了当地12月10日到18日的火化数量,10日4个,11日6个,12日6个,13日10个,14日14个,15日22个,16日16个,17日22个,18日31个。

他说,“这是我就职的一个县级小殡仪馆,这几天来每日的火化数量。12月之前,日均大概四五个。数字,就是这么生硬、冰冷、直接。”

已经开始发烧的这名殡葬从业者说自己的“数字只不过来源于公司的工作总结”,等状况好一些会写一篇对大家看法的回应。不过,如今,这名从业者不仅删除了此前的数据,还告诉网友,“大家可以散了,应某方要求,我不能继续做记录公开了。”末了,他还不忘自嘲“我这个人比较怂”。

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北京卫健委等部门新冠阳性遗体处置工作指引要求,“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新冠阳性患者死亡时,由医疗机构开具死亡证明,并及时联系殡仪馆,自患者死亡至联系殡仪馆原则上在2小时内完成,不得超过3小时。”

同时强调,“在本市死亡的新冠阳性患者应就近火化,不得采用埋葬或其它保存遗体方式,不得移运出本市”,“不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路透社17日拍摄的画面显示,北京殡仪馆等待火化车队存在排队现象。还有媒体引述东郊殡仪馆工作人员说法称“自从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是超负荷工作,现在是24小时工作,根本接不过来”,业务量从此前的30-40位逝者飙升到200位左右。

急诊室爆满,发热门诊排队,殡仪馆排队,此番开放后的局面让不少网友忧心忡忡,一名北京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馈,“我家高龄老人新冠引发多器官衰竭死亡,现在尸体还在太平间,殡仪馆都进不去。”

虽然“殡仪馆”三个字任何时候都是冰冷的,但时下这一波殡葬车辆排队的画面还是让人感到这个冬天分外凄凉。

当然,即便我们不能把每一具躺在殡仪馆的尸体都归咎为死于新冠,但各地通报的死亡病例数还是有些无法体现大家的直观感受,很大可能,这同新冠死亡判断的统一标准有着直接关系。

无论是不是直接死于新冠,都无法忽视那些间接因新冠流行而死的个体,按照世卫组织的统计口径,与新冠大流行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全部死亡人数被称为“超额死亡”,简单说就是用疫情流行期间全球实际发生的死亡人数,减去大流行未发生年份估算得到的正常死亡人数,这个数字在过去两年中约为1490万。

时下,即便退烧药一药难求,医疗资源出现挤兑,殡仪馆也出现排队现象,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告诫称,“接下来的一两周内会迎来重症高峰,因此各医疗机构应该早做准备。”

不难想象,伴随着重症而来的必然是死亡,数字是冰冷的,但我们还是希望那些离开的生命能够感受到温度。


1526722225289.png

不被新冠认定的超额死亡,正在施压殡仪馆-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今天下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问的总台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原央视英语国际频道)记者首次触及了一个在社交平台上早就引发讨论的话题,那就是“新冠死亡判断标准”。市民在北京西城区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排队就诊这名记者问,“从近期公布的新闻来看,新冠死亡病例较少,但是我们看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于新冠死亡问题的讨论,甚至提到
http://www.suzaoban.com/?a=show&c=index&id=2726
购买渠道:苏造办-15510033533

http://www.suzaoban.com/?m=xcx

0
0
首页 电话 留言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