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苏造甄选
杂谈问道
苏造办宝
图胜千言
华语祥影
喆饭ZheFood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黄奇帆:中国人已造了全世界一半的房子,房地产该进入新常态了

日期:2022-12-24 人气:314

【苏言道】最近看到一个短视频,是黄奇帆教授与我的前老板《财经》杂志社长王波明的对话。黄老先生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的走向,以及房产商软着陆的姿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看了有种深深的认同感。我深觉,有必要把黄老的观点梳理成文字,方便更多关注中国房地产的人士查阅。无论什么样的商品,最终都是要回归到供需关系上来。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已经进入到
黄奇帆:中国人已造了全世界一半的房子,房地产该进入新常态了-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http://www.suzaoban.com/?c=index&a=show&id=2707

最近看到一个短视频,是黄奇帆教授与我的前老板《财经》杂志社长王波明的对话。黄老先生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的走向,以及房产商软着陆的姿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看了有种深深的认同感。

我深觉,有必要把黄老的观点梳理成文字,方便更多关注中国房地产的人士查阅。

无论什么样的商品,最终都是要回归到供需关系上来。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供应超级饱和阶段,虽然存在一些结构性的不合理,但终归是可以覆盖国内的居住需求了,再盖,就真的过剩了。

十一郎认为,

脱离了居住属性的房子是没有金融根基的。

黄奇帆作为中国最懂房地产的市长,一直是业内很多人都很敬重的实干家,有多少人怀念他出任重庆市长时重庆的房价,黄老的一些言论和观点甚至成为一些房地产商的圣经。

1

对于中国房地产发展到如今阶段的特点,黄奇帆总结了10个特点。

第一,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没有了,14亿人口总量是天花板,总之人口在减少。

第二,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到了65%了,几乎等同于欧美国家的75%。原因是什么呢?中国的城市化率,实际是把农村的青年人、中年人给抽出来了,再要增长,最多也就是五六个点,这是最高极限了。因为人口总量是没有增加的,青年人、中年人的数量更是无法增加。

第三,中国的老龄化在加速。去年(2021年)已经到了21%,预计2035年会到30%以上,到2050年、2060年以后这个数值可能会到40%-50%。我们都知道,老龄化程度越高,老年人越多,整体对房子的需求就越少。随着死亡率的增加,会有很多房子退出来。

以上三点都是直接影响住房结构的,会导致中国人对新房的需求量大幅下降。

2

再说第四个指标。到去年(2021年)为止,中国的房地产商手中造好的房子,拿在手里一年以上没卖掉的,有6亿平方米。这个指标叫一手房库存。

然后呢,中国老百姓买下来的房子用于投资需求的,也就是没有居住的、闲置房的数量占比是20%。

我们可以算一下。中国这些年以来总的房屋销售面积是400亿平方米,已经销售掉的新建商品房在老百姓手中的有300亿平方米,这300亿平米中有60亿平方米是空置的。

那么,这些闲置的房屋的价格如果以每年20%-30%的幅度上涨,也就相当于每五年翻一番,那老百姓手里就算有一套两套房子闲置也不怕,因为房价在涨,他的资产是在升值的,而且中国很少能找到这样回报率的投资品,他的心里是高兴的。开发商同样也是高兴的。房子没卖掉,但是房子的价格在涨,他们会觉得那些没卖掉的房子反而更划算,心里也是高兴的。

但是,如果房价有一天不涨了,开发商手里的这些库存就卖不出去了,就会变成严重的积压,会造成新房需求的大幅萎缩。这会是个连锁反应。这是第四点。

第五个指标是中国人均住房面积。2019年时,我国人均居住面积是48平方米,到了2020年,这个数值到了50平方米。

要知道,在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里,人均住房面积50平米就是天花板了。我们呢,40年前人均住房面积是5平方米,现在变成50平方米,已经是天花板了。这个需求极致饱和,再想空洞的需求,想把它吹出泡沫化需求,都已经泡不出来了。

第六个指标,就是年度的投资。2000年时,我们新建房子的面积是1亿平方米,到了2010年是10亿平方米,到了2016、2017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从2000年到2017年这17年中,我们新房的建设量涨了16倍,20年的时间翻了四番,也已经是天花板了。

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我们建造了全世界一半的房屋面积。

全世界有70多亿人口,在2020年的时候,除了中国以外的全世界其他国家,总的新建住房面积是20亿平方米,而中国,在过去20年就造了17亿平方米。中国占了全世界一半的量。

中国占据了全世界20%的人口,却拥有了50%的房子。

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数据。

如果说在过去20-30年里头,中国是有建造新房的需求,致使开发商毫无节制地去扩张,不断的盖房子;那二三十年过去了,新造房屋的量扩张到人均50平方米了,还怎么造?需求在哪里?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了,也没有什么需求和内在要求了。

以上讲了6个指标了。其中,3个指标讲的是人口结构指标,在吐出房子而不是增加需求,3个指标是房屋量的现状,从建设量、人均住房面积和库存量这三个层面来看,都已经饱和得不能再饱和了。

3

第七个指标,中国的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20年翻了四番。

这从不同的城市都可以看出来。比如,上海最贵的地方是衡山路,20年前那里的房子大概是7000块一平米,涨20倍的话就是14万一平,现在那边的房子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价位。这是上海,涨了20倍。再说北京王府井,算是北京最好的地段了,拿现在的价格与20年前的一比,也是涨了16倍以上;再比如新疆乌鲁木齐二道桥,2000年的时候的房价是700多块一平米,20年之后呢大概是两万块的样子。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什么呢——

过去20年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翻四番,基本如此。

土地价格也是如此。从20年前每一亩的100万变成1000万、2000万的样子,也是十几倍的上涨。那么,当这样一个三年、五年房价翻一番,20年翻四番的一个趋势形成的时候,所有开发商都会囤房。哪怕造了房子卖不掉也不怕,因为过个5年它就更值钱了,房产商会更加囤地、炒地,所以大家都不怕库存,不怕规模的无休止扩张,然后就拼命的融资贷款。

房产商为什么这样有恃无恐?是因为以上的7个指标、因为过去20年里房价翻四番、大家造房再多也不担心卖不掉这样无形的力量、这样的温床给宠出来的,给惯出来的。

还有,第八个指标,危旧房改造,城市旧城改造,城市基础建设的建造程度也差不多了,没有这个需求了。

第九,城市里的学校、医院、地铁等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趋于饱和了。

现在大学的数量都是过剩的。在1980年,我们的大学在校生人均占地只有10平方,当时教育部定了个目标,要将大学在校生人均占地达到50平方米。现在,40年过去了,整个中国有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人均50平方米的目标已经达成了。所以,也不会扩张了。数量上也不会变成4000个大学。这样一看,公共教育等城市配套的扩张也到头了。

第十个指标是房地产金融。中国的房地产商负债率都在90%以上,这个指标也到了天花板了,再过10年也不可能到105%。

从上面讲的这些,不管是负债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旧城改造等四五个指标,还是老龄化城市人群的概念,可以说房地产的新阶段、新常态要出现了。

所以,再去看现在房地产出现的困境就会明白,现在有很多人把它归结为地方政府或国家的调控政策太紧太集中了,是严格的调控把房地产市场打压下去的,这样看来,这种说法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

从终极的供需求关系上看,从过去20-30年市场的演变来看,房地产市场到了一个需要调整的阶段。

它不是政府调控过头造成的房地产困难,而是房产商没有从过去的行为模式里跳出来。

开发商们从1985年,到1990年,到1995年,到2005年,到2010年,一直是这样的行为方式,他们习惯了。

那为什么过去二三十年不破产,现在却集中的一大批企业甚至龙头企业都破产了呢?原因就是,当他们这样的行为方式在90年代末,新世纪初,2010年的时候,在扩张的时候,在5年翻一番、10年翻量番的势头下,他们高举债、高周转、高杠杆地去炒大盘炒地皮,不停地建新盘,这都是可以循环的。

但是市场发展到现在,若继续按照之前的逻辑和思维定式,一根筋地做事情,肯定就要碰壁了。所以我们要理性分析客观的形式。

4

那下一步,今后5年、10年,中国房地产开发的新常态,房地产商运行方式的新常态,就应该出现5个调整。

房企负债率不会超过50%。

要知道,全世界的开发商,包括欧洲、美国的开发商的负债率,没有超过50%的,香港所有的开发商负债率不超过40%,而中国内陆的开发商的负债率达到80%、90%,是由于过去的三高造成的。也就是过去20年,地价、房价、市场需求量三个层面都非常高。而一旦这个高需求没有了,市场就会进入一个新常态,负债率会下降,从90%降到80%到70%一直降到50%以下。

所以我们现在实施的三条红线中的负债率不高于70%,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当开发商的负债率从90%逐步降低到70%,他们会顺应这样一个势能,会继续降低到70%以下,直到50%甚至40%。

2. 高地价、大盘操盘的状态会收敛。

以后的开发商,会实事求是的根据市场需求结构性的来开发。

3. 开发商的多元化、跨界的现象会少之又少。

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会给到专业的人去做,开发商不再会因为开发业务赚的钱拿去“胡闹”了。

4. 开发商“生子”的现象也会收敛,9万家房企变成1万家。

一个开发商建一个项目就会单独成立一个子公司,造成开发商的数量多如牛毛,这样的状态也会减少。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有独立法人的是9万个,就相当于中国的9亿城市人口里,一万人里就有一个人是开发商。这是不合理的。拿美国举例,整个美国的房产公司,造房子的开发商没超过500个。整体上看,我们的开发商比全世界其他国家所有开发商加起来的总数还多。以后呢,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有1万个就不得了了,所以今后十多年,中国9万个开发商会变1万个,法人会不断注销,有的是倒闭有的是转行等。

5. 开发商建好的住房,不再是全部卖掉。以后可能是造100万平米的房子,有25万平是可售的商品房,有25万平是商业性的租赁房,

商业性的租赁房是什么概念呢?租赁性质的房子,可以拿租金去发ABS资产证券化的债券,也就是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这恰好可以解决房企现金流的问题。只要能发REITS,资本市场的债券市场就来了,这样可以覆盖掉房产商的一半资本,然后再加上银行贷款用于开发,通过造房子、卖房子这种传统的开发形式再产生一半资本,这样反而变成了一个均衡的状态。

以上5个变化,会是今后房地产商常态的经营状态。

所以,不要担心这次房地产阵痛,阵痛恰恰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到现阶段比如带来的拐点,拐点过后,将是房产商良性循环的开始。并且,新阶段不仅仅是靠政府约束,政府约束是一个导向性的,更多的是靠市场自身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房住不炒时代。


1526722225289.png

黄奇帆:中国人已造了全世界一半的房子,房地产该进入新常态了-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最近看到一个短视频,是黄奇帆教授与我的前老板《财经》杂志社长王波明的对话。黄老先生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的走向,以及房产商软着陆的姿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看了有种深深的认同感。我深觉,有必要把黄老的观点梳理成文字,方便更多关注中国房地产的人士查阅。无论什么样的商品,最终都是要回归到供需关系上来。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已经进入到
http://www.suzaoban.com/?c=index&a=show&id=2707
购买渠道:苏造办-15510033533

http://www.suzaoban.com/?m=xcx

苏造办suzaoban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0
0
首页 电话 留言 我的